搜索

栏目导航 MUNE BAR

构建差异化信贷供给格局 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再提质

浏览: 发表时间:2021-04-28 00:00:00

4月25日,银保监会发布《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,围绕推动小微企业金融供给总量有效增长,质量、效率、效益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,对银行保险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明确提出了多项政策要求。


多位专家在受访时均表示,此次《通知》的出台,从优化金融供给结构、保持金融服务商业可持续性、提升信贷结构和质量等多个方面,对银行业未来一段时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工作进行了指导和部署。


构建差异化信贷供给格局


“此次《通知》的一大亮点是强调各类机构差异化定位、有序竞争。”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、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《金融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说。


“差异化银行机构体系是发展的方向。”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,不同类型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,具体服务方式也会有所差别。


此外,小微企业数量众多、涉及行业分布面广、特点千差万别,同样是需要银行金融机构构建差异化信贷供给格局的重要原因。“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各有不同,对于银行来讲,建立一个多层次、广覆盖、差异化的银行体系,让不同种类、不同体量的银行能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来满足小微企业的竞争,是十分必要的,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。”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。


专家认为,对于政策性银行来说,除了通过加大转贷款力度来服务小微企业以外,还可以采用与商业银行合作的方式。


“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优势比较明显,资金成本相对较低,期限也比较长,但是缺点在资产端。因为政策性银行普遍网点有限,与实体企业的直接沟通相对较少,所以在资产端的信贷投放可能会存在问题。因此,这些银行可以在充分发挥资金优势的条件下,从资产端与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合作。”***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建议。


对于大型银行,《通知》中特别提出“要将小型微型企业‘首贷户’占比纳入内部绩效指标”。


“提出大型银行要扩大‘首贷户’作为绩效考核指标,有助于发挥大型银行在普惠金融中的头雁作用,有利于增加信贷供给,更好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。”温彬认为。

董希淼还提出,这一举措有助于减少大型银行因为过度下沉对中小银行造成的“掐尖”和“挤出”。


网站首页     |     关于泰基     |     业务范围     |     社会责任     |     新闻中心     |     在线留言     |     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 © 2012-2022  泰基置业有限公司   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京ICP备14019059号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