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北京金融街研究院发布了《中国金融新发展指数报告2022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将2022年金融新发展指数与城市***案例汇编成册,反映了我国地方金融发展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,为***金融管理决策部门提供新的观察视角,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据了解,中国金融新发展指数由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5大支柱指标构成,下设17个二级主题指标和47个三级关键指标,以我国27个省会城市、4个直辖市、5个计划单列市共3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,2018年-2021年为研究时间区间,能够较为精准地刻画出各地金融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情况。
《报告》结果显示,2018-2021年,金融新发展指数排名前5的城市基本稳定。2021年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南京排名前5,长沙、杭州、宁波、厦门、济南分别位列第6至10位,其中北京市2019-2021年连续三年排名第1。
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和***金融管理中心,拥有大量优质的金融要素资源和完善的管理制度,同时金融资产总量大,增量活跃。从五大支柱来看,2021年北京在创新和开放指标中均位列第1,体现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“全国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国际交往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”四项功能。
上海市在过去三年金融新发展指数排名均稳居第2,仅次于北京。从五大支柱来看,上海的创新、协调和开放指标在2018-2021年均稳居前3,符合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,也展示了其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、协调发展的核心地位以及国际交流的重要枢纽作用。
深圳市在2018-2021年金融新发展开放指数均位居第3。作为我国***个经济特区,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,在金融新发展体系中保持着较强的可持续竞争力。从五大支柱来看,深圳在各项细化指标中都排名靠前,尤其在创新、绿色和开放指标中名列前茅。
广州市在2018-2021年金融新发展开放指数均位居第4。此外,广州在创新、协调、开放和共享指标中排名较好,在绿色维度上整体表现处于中上水平,南京在创新、协调和开发三个维度表现优异,在绿色和共享两个维度也相对均衡。
金融新发展指数的第6-10名以南方城市为主,包括长沙、杭州、宁波和厦门,北方城市仅济南进入前十。其中长沙在绿色和共享维度表现卓越,杭州在创新、绿色和共享维度均进入前十,宁波在协调和共享维度表现突出,济南在创新和绿色表现优异,厦门在共享维度表现较好,且在其他四个维度都发展比较均衡,也进入总排名前十。
为了使城市间的得分更具可比性,金融新发展指数分值可按照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市、省会城市三种城市类型进行横向比较分析。2021年,直辖市中,北京、上海、重庆排名前3,计划单列市中深圳、宁波、厦门排名前3,省会城市中广州、南京、长沙排名较为靠前。此外,值得关注的是,杭州、济南、武汉、成都排名增长较快,合肥、昆明排名稳步增长。
北京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副秘书长陈超表示,统计分析显示展现出三方面特征值得关注。***,指数结果和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梯度结构一致,东部的城市表现比较突出,名列前茅,中部的城市处于中流砥柱地位,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多个指标排名靠后,充分反映了金融和经济相互促进、相互影响的关系。第二,城市之间出现了区域分化的特点。近年来,南昌市进步非常显著,长沙、厦门、宁波、重庆进步很快,但天津、郑州等部分北方城市退步较为显著。第三,指数表现与***的政策支持和规划关联紧密。如我国设立了6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,在比较绿色指标的时,杭州、广州等城市相应取得不错表现。从五大维度来看,各城市创新和绿色维度差异较大,协调和共享维度的差距较小。陈超表示,这与各个地区资源禀赋、产业集群、发展理念和政策引导息息相关。